ROHS2.0檢測儀是用于精準篩查電子產品中有害物質的專用設備,其檢測能力、精度和效率直接影響產品合規性。
一、ROHS2.0法規要求與檢測目標
ROHS2.0(歐盟指令2011/65/EU)限制電子產品中以下10類有害物質,檢測儀需覆蓋這些元素的篩查與定量分析:
重金屬:鉛(Pb)、鎘(Cd)、汞(Hg)、六價鉻。
溴化阻燃劑:多溴二苯醚(PBDE)、多溴聯苯(PBB)。
其他新增物質:鄰苯二甲酸鹽(DEHP、BBP、DBP、DIBP)(部分類別需檢測)。
檢測極限要求:
重金屬:通常需達到ppm級。
溴化物/鄰苯二甲酸鹽:需滿足痕量檢測需求(低至0.1%或10ppm)。
1. 樣品前處理
固體樣品(如塑料件、電路板):
切割或研磨成均勻粉末,過篩以提高檢測代表性。
對于表層鍍層或涂層,需分層取樣(如通過機械剝離或化學腐蝕)。
液體樣品(如油脂、溶劑):
直接稀釋或通過固相萃取(SPE)富集目標物。
特殊處理:
六價鉻檢測:需用磷酸鹽緩沖液提取,避免三價鉻干擾。
鄰苯二甲酸鹽檢測:需用有機溶劑超聲萃取。
2. 檢測參數優化
XRF檢測儀:
調整激發電壓與計數時間(如延長至100秒)以提高低含量元素靈敏度。
使用氦氣環境或真空腔減少輕元素吸收干擾。
ICP/GC-MS:
內標法校正,補償基質效應。
選擇特征離子碎片,避免背景噪聲干擾。
3. 質量控制與驗證
標準曲線法:
使用混合標準溶液建立校準曲線,相關系數需>0.999。
平行樣與空白樣:
每批次檢測至少包含10%平行樣,相對偏差(RD)應<5%。
空白樣信號值需低于檢測限1/3,避免假陽性。
標準物質驗證:
使用NIST或ERM標準物質驗證儀器準確性,誤差需<10%。
